峰峰矿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
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载体,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峰峰矿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促进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峰峰矿区先后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惠
民,点燃群众文化激情。该区把文化惠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文化惠民,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改善文化民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区着眼于设施更加完善、队伍更加健全、活动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区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建设。该区投资40万元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峰峰支中心,铺开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在全区148个农村和68个城市社区建设了村民活动中心、文化书屋。和村镇、大社镇、彭城镇分别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加大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多元,实施了文化大厦、体育中心、峰峰书院、竹林寺、数字影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高标准建设了磁州窑盐店遗址、富田遗址、磁州窑历史博物馆,免费开放了15家专业藏馆。扎实开展群体性文化活动。农村成立秧歌队、锣鼓队、农民剧团等文化团体230多个,城区组织开展健身操、太极拳等,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创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广场文化、游园文化。同时,该区还定期举办民间艺术展览、武术比赛等活动,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
“保遗”,让传统代代传承。“申遗”不是目的,“保遗”才是关键。该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该区建立健全了《文物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落实防电、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管理措施。投资3亿多元,对响堂山景区、玉皇阁、磁州窑遗址等3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全面加大抢救保护专项资金落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峰峰磁州窑烧制技艺、王看苇子灯阵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省市保护名录;全区规模化特色文化户达200家,特色文化户达3000多户,30余人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该区特色文化户刘立忠与蔺文艺一起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立忠还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美术大师”称号;闫保山被授予第一届(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加大文化研究和宣传,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成立了文化产业、陶瓷艺术等专业协会,组建了响堂石窟、红色文化等研究机构,加大对文化的研究和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举办了陶瓷国际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古陶瓷学会2010年会暨磁州窑学术研讨会等,挖掘磁州窑文化的历史内涵。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拍摄了《北响堂石窟—一个王朝的背影》、《革命英烈张兆丰》等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开放的热土》等数十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刊发。
品牌,助推文化旅游大发展。该区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谋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助推文化和旅游的互动与融合。规划先导,聘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中兴古建规划设计公司等专家,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编制完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打造以响堂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北齐石窟文化、陶瓷艺术、红色旅游和山水生态游为内容的“一核四线”文化旅游发展格局。项目引领,投资近7亿元,实施了北响堂景区升级改造、滏阳河源头升级改造、元宝山南延、黑龙洞群泉治理、旅游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全面加强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联动,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义井磁州窑陶瓷产业园区,打造以磁州窑文化艺术和陶瓷生产销售为主的现代陶瓷产业聚集区;投资9000万元加快推进磁州窑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新兴文化产业群。拉长产业链条,依托磁州窑、佛教石窟等,开发设计特色艺术瓷、日用瓷等旅游产品。大家陶艺被命名为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磁州安氏”陶艺荣获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
- 峰峰2019马拉松当日封道涉及路段及
- 5月2日2019中国峰峰·企业家马拉松®将在清泉公园火热开跑,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