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峰峰十大最美人物杜良盛 会讲家乡故事的老师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9-01-17
老骥伏枥余热犹存,夕阳热火暖照峰峰。在邯郸市峰峰矿区,这几年火了一位讲故事的老同志,讲跃峰渠故事,讲家乡民俗故事,讲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故事,他的故事接地气、活泼生动、耐人寻味,最关键讲的都是真人真事。在滏阳河畔、鼓山大地引起了轰动。这个人就是杜良盛,人们都叫他杜老师。


杜良盛老师退休前是峰峰矿区经贸工委书记。杜老师最大的特点是爱写作,他退休后先后写了上百万字,发表在《人民日报》《河北日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和央视、省台、邯郸电视台、峰峰电视台、“微观峰峰”公众号上。一些人尊称他是专家、教授、地方文化学者,他自己觉得还是“杜老师”这个称呼最亲切。

杜老师都讲过哪些故事呢?

一、讲跃峰渠的故事

跃峰渠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邯郸人民十万大军修建的一条人间天河。它总干渠244.98公里,支渠470公里,每年以2个亿立方米漳河水造福邯郸,成为邯郸供水的生命线。但种种原因,记叙这场气势恢宏的文章很少。当年修渠时,杜老师是峰峰矿区区委办资料员,又是峰峰矿区民工一团办公室副主任,经历了整个修渠的全过程。为此,他想挖掘当年“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合作攻坚”的精神,让跃峰渠精神传承下去。为此,他写下了《难忘十里洞》《重游十里洞漫记》《跃峰渠愚公之歌》《向阳洞》《群英洞》《跃峰渠上女民工》《十里隧洞泥石流滑坡会战记》《一滴汗水一支歌》《跃峰渠纪念馆散记》《跃峰岁月宛如歌》《回忆跃峰渠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数十篇文章,达20多万字,先后发表在《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邯郸日报》《邯郸晚报》“微观峰峰”公众号、峰峰电视台和峰峰矿区老干部局主办的老年期刊《鼓山红叶》上,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

宣传跃峰渠精神

杜老师在整理跃峰渠资料时,先后搜集整理当年老照片1000多张,是邯郸市收集跃峰渠修建照片最多的人。2017年,峰峰矿区举办邯郸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杜老师无偿将所有跃峰渠文字、照片资料贡献出来,并撰写了上万字的解说词,用“从民工到将军”、“跃峰铁人”、“十里洞”、“险峰渡槽”、“跃峰四姐妹”等故事,再现跃峰渠的难忘岁月。特别是他资料丰富、表述清晰、生动形象,引起了参观者的共鸣,每场讲解都是掌声不断。2017年9月25日,邯郸市级参观团到跃峰渠纪念馆,市委书记高宏志对杜老师的讲解给于高度评价,称他是“跃峰渠的活字典”。听杜老师讲解的参观者近十万人次。人们玩笑说,峰峰承办旅发会“火了一个响堂水镇,红了一个杜良盛”。

杜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宣传跃峰渠精神第一人。

二、讲家乡的经典故事

杜老师是峰峰矿区和村镇人。和村镇是个大镇,民谣说:“武安县八大镇,数了阳邑数和村。”杜老师是和村镇八特村的。老镇本身有故事,杜老师又是个爱搜集故事的人。

杜老师说,和村镇的故事很古老,千百年在流传,可惜没有正式版本,都是村民口述的三言两语,需要搜集和整理。于是,他抓住典型的和村故事、风俗民情,进行考证,先后写出了《和村的三饭》《家乡的豆腐》《一座古庙百年学校》《和村的那条大街》《千年古镇八特》《家乡的庙会》和近些年的故事《和村万人坑追忆》《母校花儿开》《昔日枣树荒,今日新山庄》等散文,约十万多字。

和村古镇的故事,和村人都知道,但能说个来龙去脉、清清楚楚的不多,而且文字也大都简短,非常吝惜笔墨。杜老师不是这样,他把这些故事展开,娓娓道来,每个故事都写几千字。在2017年区旅发大会时,杜老师给三饭定义为“明朝御宴,和村三饭”。游客都愿意吃皇帝吃过的饭,沾点仙气。“三饭”从此又走红了,登上了央视大屏幕,变成了响堂水镇旅游金品牌。

杜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峰峰整理推介民俗文化带头人。

三、讲“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故事

2018年11月1日,邯郸市直机关“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事迹主题报告会在市工人剧院举行。杜老师一开讲,全场马上屏息,继而掌声雷鸣,掀起多次小高潮。杜老师讲的都是很接地气的故事,带着泥土芬芳。一个个故事如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精神开出的鲜艳之花。

故事是吸引听众的秘密武器。说到矿区过去污染严重,讲了学生肺上钙化点,当不上飞行员的故事。讲到矸石山的危害,他用了“下雨流黑水,不下雨冒黄烟,还有硫磺味,一呛几十年”的顺口溜。讲到北部新区棚改工作,举了分工抓阄的例子,局长、镇长亲自抓阄,抓住肥肉自己吃,抓住骨头自己啃,谁也不偏沉。这些实际事,编是编不出来的。

杜老师的故事走到哪讲到哪。区文化大讲堂,老杜做红色精神宣讲,听众200人;区“两委”干部培训开班仪式,老杜做干部作风宣讲,听众800人;河北省委党校中青班,老杜宣讲“三新”事迹,他的“大实话”宣讲给党员干部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鼓舞。杜老师的故事还通过微观峰峰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几小时内,点击率过万,真是“一场报告,万人聆听”。

杜老师常说,讲故事是让别人听的,你说的别人听不懂,那还叫故事吗?他讲领导作风转变,不讲一身汗一身泥,别人都讲烂了。不讲一年不回家,不讲领导累出病,百姓听了烦。讲到领导怎么干,杜老师有个顺口溜:“找书记,到工地,找区长,到现场”。这个顺口溜传遍了峰峰矿区,得到了市委高书记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记者将其登在了201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专访上。

杜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峰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代言人。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