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香山水池游玩攻略 养在深闺无人识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22-02-14
峰峰有一个“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好去处45年来默默无闻的为当地村民做着自己的贡献,人们亲切的称誉它为“香山碧水”,今天我们就走进香山水池。


去香山水池,路现在是好走了。从新市区出发,沿着响堂大道直往北行,仅仅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时间短的让我惊讶,感觉香山水池就在我身边。当年去香山水池时,要从新市区出发往西北到牛二庄,再从牛二庄东行到香山村,然后向北步行到香山水池。这一路按距离说只有三十多里,不算远,但路况不好,从水泥路、柏油路到乡村路、田间路怎么也得两个小时。现在修了响堂大道往北行,正好路过香山水池,上下车道,高速标准,又宽又平,直通市区和高速,路新树绿,旧貌新颜,给了我全新的感觉。

香山水池,位于当年的香山公社香山村,后来并到大社镇了,建设时工程量为25万立方米,容量为30万立方米,墙砌为砌石结构,墙高9.5米,周长673米,设计灌溉为5000余亩,修建的时间是1977年12月15日至1978年5月20日。

这座水池有一个特点,水池所在的位置是香山的,受益也是香山的,按照常规,应该是香山所修。但虽为香山所有所用,却是由区直机关和区对口城市单位干部职工为香山修建的。我问过很多老领导,老同志,为啥区里在香山修水池。我找到曾任邯郸市委副书记、峰峰矿区区委书记薛好义了解这段史实,他说,当时农业学大寨,香山想修个水池,但没有经济条件。他知道这个情况后说,城市支援农业,区里帮你修一个。所以,区里帮香山修了个水池。所有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区直机关和城市单位筹集的,仅用半年左右时间就修起来了。薛好义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对当时修水池的事还记得那样清楚,让我赞叹不已。香山水池当时是城市支援农业的标志性工程。现在,区直很多老干部说到香山水池,还会自豪地说,我在香山修过水池。



很多修过水池的老同志都想再到香山水池看一看,于是,2022年元月6日,我们来到了香山水池。只看一眼,就知道这个水池没白修,水池里蓄满了水,波纹没有声响,显得非常幽静。水池里不时见到鱼儿跳跃、水鸟贴着水面游来游去。水池的北面栽着一大片杨树,迎风吹来,哗啦啦作响,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就是我们修的水池,一库清水,碧波荡漾,芳草鲜美,流向田野,这潺潺的流水声就像当年的劳动号子,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水池栏杆缓缓地走过,脑子里又涌现出那战天斗地的动人场景。那时候区政府确定在香山修水池,各单位纷纷派出精兵强将,自带工具,自己筹资,自理食宿,上千名干部职工打了一场修香山水池的会战。恰逢冬春,寒风凛冽,冰天雪地,分外艰苦,人们挖土方、拉排车、抬料石、砌库墙……干得热火朝天。那时没有机械化施工的条件,全凭着原始简陋的工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那些机关的工作人员来到工地,有任务、有定额,和普通民工没两样,都累得筋疲力尽。所以,他们对自己建起的香山水池就分外有感情,即使建成以后的许多年,对该水池的蓄水、灌溉、防汛都平添了许多惦念。

香山水池的质量非常过硬,当时施工讲究的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老书记薛好义说,料石是从鼓山山坡采集来的,一块一块验收,库底打的是一米多厚的“三七”土,(即三分白灰和七分土的比例),防渗防漏。时间是最好的验证,现在45年过去了,除了水泥栏杆有些损坏外,其它地方没有一处漏水。尽管这座水池从来没去评过什么奖,但它实实在在是建在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区直机关为当地村民办的一件实事。现在村民提到香山水池,总是说那是区里为他们修的,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的最高褒奖。


说来也有意思,那时觉得香山水池是个荒郊野外,偏僻闭塞、交通不便的地方。谁也没想到,这几年,一修公路,恰好在响堂大道的北端,处在峰峰规划中的北部新区范围,现在的香山水池岂不是城里人休闲、养生、娱乐的好地方吗?它也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作用。

水池指挥部当时设在一个废弃的砖厂里,长方形的院子,十几间旧屋,这个地方本来是民工烧砖住的,水池指挥部临时借用,区领导、指挥部工作人员晚上就都挤在这里,几个人一个通铺,屋里四面透风,虽说简陋,倒也其乐融融。白天,人们各忙各的事,晚上就都回来碰情况、说问题,简洁高效,几句话了事。为了调剂文艺生活,电影公司不时来放些影片,像《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杨三姐告状》等。晚上一放电影,工地民工、周围村民都从三乡五里涌来,院子里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四周一片灯火,天上繁星点点,银幕上花木兰替父从军、佘太君领兵挂帅,工地上民工日夜鏖战,倒也古今相通,起到激励鼓舞土气的作用。

时光飞流,当年修香山水池的痕迹难寻。当时的修渠指挥部技术员、区水电局副局长杨贵友说,当时就是用几块砖垒了个高一米左右,宽几十公分的砖墙,抹了一层水泥用红漆写了个说明,风吹雨淋,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什么字迹也看不清楚了。对这种做法我很理解,当时没人想留个有纪念的东西,怕别人说是图名利,而现在想找点什么资料都没有。没想到的是,杨贵友的施工笔记留了下来,用表格形式把各种数据都记录了下来,愈显得弥足珍贵。


建设香山水池时,当时的区委领导都分期分批到工地劳动,其中区委常委集体在工地劳动了半个月。时任矿区区委书记王绍银刚到职,就在香山水池劳动了一个月。他这个劳动可不是铲铲土、握握手、照照相的摆样子,而是脚踏实地,和民工一起挖土、一起抬筐、一起推车、一起搬石料,一整天一整天劳动在工地上。我当时在区委办公室工作,跟区委书记在一起多一些,虽然年轻却赶不上他的劳动毅力,多少年过去了,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

2015年11月6日,已是深秋,是近期最冷的一天,刮着北风,下着细雨,这样的天气人们一般待在家里不愿出来,离开香山水池三十七年的王绍银在这一天来了。和王绍银一同前来的都是当年建设香山水池的老领导,如曾任矿区区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张家学,矿区区长屈华富,矿区区委副书记侯春江、郭光华,矿区副区长孟宪民、薛成怀等,大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王绍银算是耄耋之年,八十多岁了。他站在香山水池的栏杆前,仔细寻找着当年施工的踪迹,往事历历在目,那和民工一起劳动的汗珠洒满了大地,满库的碧水就是对他们劳动的回报。张家学多次在香山水池劳动,亲历了修建水池的全过程,任区委书记时又非常重视农村水利建设,今天看到香山水池发挥这么好的作用,心情很激动,一再勉励镇村干部要养护好、维修好、管理好香山水池,让它长久地为农民服务。   


这些年,我和很多当年修水池的老领导、老同志一块回忆修水池往事,每每让我们的心灵达到升华。原区人大主任张瑞生几次对我说,修香山水池时,他是工业局修水池的负责人,和职工们修渠不怕受苦,不怕受难,不怕牺牲。曾亲眼看到一个共产党员在爆破受伤时,还大声喊到,快去抢救别人,我是党员,我不要紧。那种场景,使张瑞生每每提起来都非常感动,让我们学习这种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勇于奉献的精神。

香山水池,当地人把它叫做香山圆水池,也有些道理,因为这个水池是圆形的。不足的是不管叫什么名字,路旁都没有个标牌,路上大车小辆,车水马龙,几乎是一辆接一辆,让人眼花瞭乱,找这个水池有些费劲。但一旦找到了,从路囗到水池,也就几十米路程,虽是土路,但也好走,周围树木成林,从北到南,有条水渠,清澈的渠水哗啦啦流向远方,可能是从水池流岀来的水吧。小路曲径通幽,到跟前一看,豁然开朗,给人以一块灵透碧玉的感觉。     


香山水池也不算太大的工程,但发挥的作用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让大家深感欣慰。我们问水利专业人员,这个水池的水源有保证吗?他们说有保证。上面水源主要来自跃峰渠水、矿水和自然河沟的水,这么多年很充足,也属于滏阳河流域。下面水是平灌,村干部说每户村民只用交10多元,就可以常年用水,对百姓讲就很实惠。看得出来,村民对这个水池很满意。我不由得想起来有人说的一句话,不管官大官小,只要给百姓办实事,无论是在大道还是在旮旯,百姓心里都知道。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