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姐妹北京求学记

时间:2012-09-03 15:38:01

李小玲的父母都是河北邯郸人,她出生在北京,现在在昌平楼自庄村住,和比她大一岁的姐姐都在学校的二年级读书。小玲聪明伶俐,什么事情都会替姐姐挡着。

  来自河南的孩子洪齐龙说,父母在老家种地,来了北京还是种地;他觉得北京好在学校里有电脑多媒体课,不好的就是路上的车太多了,噪音大,还污染空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家庭整体迁徙成为趋势,子女教育日益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在城镇稳定生活的重要因素。“京沪穗”青年流动人口中,有超过60%的人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全国农村“撤点并校”风潮,也为打工子弟回家上学增加困难。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小学总数为491273所,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变为257410所,近十年锐减47.6%。根据最近的调查发现,关停打工子弟学校中学生的去向主要分为三大类:其中53%的学生重新进入打工子弟学校就读;33%的学生离开北京返回老家就读;13.6%的学生分流至公办学校就读;还有0.4%的学生尚未做出决定。

  本周已经陆续有学校开学了,记者来到了北京市昌平区的新龙学校———一家专门招收外地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今年暑假刚刚将校址迁到了楼自庄村,调查打工人员子女就学和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

  李小玲:

  招人喜欢的聪明女孩

  还没有到学校,就已经听说了李小玲的名字,村子里的北京小朋友说,李小玲特别聪明,对小朋友也特好,大家都爱和她交朋友。

  巧合的是,到了新龙学校,老师给记者介绍的第一位同学就是李小玲,瘦瘦的,个子比同龄人要高,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疑问。几乎每位老师说起李小玲,都赞不绝口:聪明伶俐、懂事、会照顾人。三个礼拜前,李小玲和姐姐终于能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学了。

  原来,李小玲姐妹在邻村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每天早上有校车接她们,从家到学校要花半个小时时间,中午在学校吃一顿简单的饭菜,下午放学时父母再来接她们放学。今年暑假,村子里的新龙学校开学后,李小玲和姐姐暑假开学就没再去原来的学校,直接来到了新龙学校上学。

  这是北京市昌平区楼自庄村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在地铁龙泽站外,沿马路有一排开往昌平的小巴,一个小时后汽车在狭窄的公路停下,一张贴在墙上的纸板就是站牌,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村子很小,沿公路而建,在公路北侧已经有了一家公办的楼自庄小学,这两天刚刚开学,从门口看进去,宽阔的操场、明亮的校舍,学校门口还有准备等孩子放学的家长。新龙学校就没这么好找了,问了村子里的几个乡亲,大家一脸茫然,都没听说过这么个学校。

  像其他的村子一样,楼自庄也有一个文化广场,紧邻村委会,小广场上可以听到村委会大喇叭的广播,还有一些健身器材。除了学校,这里是最受小孩子欢迎的地方,四年级的小千正在和同伴玩。果然,她知道村子里还有一个学校,今年暑假新开的,专门招收外地的小孩儿,其中就有她的好朋友李小玲。

  按着小千的指引,记者找到了新龙学校,也见到了正在和同学说笑的李小玲。下午一点半,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班主任用几把椅子拼在一起,躺在上面休息。

  李小玲今年9岁,父母已经来北京多年,她也是在北京出生的。被问到她是哪里人,她说是河北人,老家邯郸。爷爷、奶奶和姥姥在老家,奶奶身体不好,一直都由姥姥照顾。每次陪着父母回家都是坐长途汽车,下午出发,第二天上午到家。因为交通不方便,长这么大,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去过几次。

  十多年前,李小玲的父母由邯郸老家来北京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只要能糊口,什么工作都做。因为没有稳定收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这些年来一直在昌平各地辗转。直到李小玲的姐姐出生后,夫妻俩在楼自庄村定居,1年之后,又生下了李小玲。

  尽管都住在楼自庄,李小玲姐妹却不能像好朋友小千一样去楼自庄小学读书。李小玲说,我不是北京人,不能去那里读书。在楼自庄村南五六公里的梅所屯,有一家打工子弟学校,从上小学开始,李小玲和姐姐就一直去那里上学。今年7月份,村子里开了一家新龙学校,专门招收外地学生。暑假开学后,李小玲和姐姐就在这里开始了她们新的学校生活。

  除了离家近,这里也比在梅所屯上学省了不少钱。在新龙学校的招生公告上写着每个学生每个学期收费1000元,在梅所屯一个学期的学费是1500元,中午在学校吃饭,还要交600元的饭费。在这里上学,可以回家吃饭,不用坐校车。李小玲和姐姐一年下来能省下2200块钱。这对于她们在建筑队的父亲和打扫卫生的母亲来说,也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令李小玲觉得遗憾的是,原来班上的好朋友都见不到了。和小千不一样,那些小朋友来自附近的各个村子,如果不在一个学校上学,就没有机会见面了。李小玲记得和她们姐妹俩一起来到新龙学校的还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现在读六年级,以前没有说过话。

  下午两点钟,学校响起了铃声,二年级学生下午要上美术课。这是李小玲最喜欢的课程。这节课她们学的是捏橡皮泥做手工。班上的老师说,虽然相处不久,都发现李小玲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入校的摸底考试里,李小玲的成绩在班上的几个人里是第一名。

  李小玲的姐姐比她大一岁,现在也在二年级上课。李小玲说,姐姐上学晚了一年。学校的老师说,李小玲的姐姐身体不好,憋不住尿,总爱上厕所,也不如李小玲机灵。她们的父母对老师说,对姐姐不用过多的要求,只要在班上跟着听课就行。姐妹两个总是一起行动,有事李小玲总是抢在前面,俨然是姐姐的监护者。

  洪齐龙:

  不喜欢北京的空气

  新龙学校迁到楼自庄村三个礼拜,现在只有60个学生,其中来自河南的最多。六年级的洪齐龙是来自河南光山的孩子,之前也在梅所屯学校读书,李小玲说到的“前校友”就是他。和李小玲姐妹一样,洪齐龙也在楼自庄住,为了方便,在新学期转校到了新龙学校。不过,他并不认识李小玲。

  洪齐龙今年12岁,是家里的老三。两个姐姐在老家生活,都已经结婚了。说起为什么来北京,他肯定地说,这里的教育好,学校里的设施好,能上电脑多媒体课;这里的老师也更负责、有耐心,所以爸爸妈妈带他来了北京。

  这时,学校的老师说,北京的教育水平是高,可是咱们学校的条件就一般了。这里原来是一个乐器厂的库房,校长宗宝平来了之后,把库房全都打上了隔断,又加固了房顶,粉刷了墙壁,学校粉红的外墙在村子里显得格外扎眼。为装修宗宝平花了几十万元。可是从开学到现在一共招了60个学生。宗宝平的妻子说,现在连给老师们发工资都困难。

  新龙学校原来在七里渠,有1000多名学生,几十个老师。学校还有4辆校车,附近几个村子的学生都到那所学校去上学,校长宗宝平连续三四年获得昌平区的先进教育者。2011年底,根据昌平区统一的拆迁规划,学校整个处于拆迁范围中,就停办了。停了一个学期,1000多名学生都散了,有的去了其他的打工子弟学校,也有不少回老家上学了,只有极少数人到了公立学校读书。校长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七里渠四十里之外又找了这个地方,办起了学校。

  洪齐龙说,自己父母都是农民,在河南种地为生,来了北京还是种地。学校的老师说,说种地也没错,可不是那么简单。他父母现在租种村里的土地搞蔬菜大棚,跟一般的农民可不一样,单纯靠种地在北京可没办法立足。

  从2008年和父母一起来到北京,洪齐龙一共回过两三次河南。除了两个姐姐,家里还有奶奶,有时候特别想奶奶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听口气,他不是特别喜欢北京。他说,北京路上的汽车太多了,噪音大,还污染空气。原来在邻村上学,每天都要坐校车上下学,他不喜欢,现在居住的村里上学,就没了这个烦恼。

  新龙学校开办之后,有几个原来的老师都回来了,靳岐峰就是其中一个。

  2011年,刚从河北体育学院毕业的靳岐峰来到宗宝平的学校实习,一直工作到现在快两年了。停课的半年他去了别的学校任教,一听说新龙学校又招生,他就又跟了过来。

  说起这些孩子,靳老师特别喜欢,每一个孩子都让人心疼。近两年时间的接触,他觉得这些孩子有一些难带。不像公立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这些孩子从小跟着父母到处颠簸,多多少少都吃过一些苦,因此比一般的孩子要懂事,也更加有主意。

  靳老师说,这些孩子有时候对老师的管理有情绪,就会进行沉默的反抗。不过,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每次他发现孩子有情绪了,都会认真地找孩子谈一谈,舍不得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也是校长宗宝平一直以来坚持的信念。从2002年开始创办打工子弟学校,宗宝平便把自己的心思全都放到了这些孩子身上。
 

网友评论
发布评论(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