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发力奏强音—峰峰矿区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纪实在邯郸日报发布
来源:网络媒体平台 编辑发布:信息港小编 发布时间:2018-11-02
一篇题为《多点发力奏强音——峰峰矿区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纪实》的文章近日在邯郸日报头版头条发布,文章详细记述了峰峰矿区今年以来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今年以来,峰峰矿区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从拆违、治污、修路、绿化等民心工程入手,走出一条具有峰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01优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渐完善
近年来,峰峰矿区启动实施违建拆除、搭盖清理、庭院美化等工程,并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治理及“厕所革命”等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激活乡村振兴生态因子。
今年以来,该区农村拆违85万平方米,通过密集式、苗圃式植绿,完成村庄绿化7000亩,打造“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景观效果。
为破解“垃圾污水难治”问题,该区通过“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在全市农村环卫综合整治联查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一。依托华北首条“吃垃圾、造水泥”无害化处置垃圾示范线,日处理城乡生活垃圾500吨,逐步消灭农村垃圾存量。率先在全市探索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采取“户内村民分类、村内保洁员分类、处理终端分类”三级分类模式,实现对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57个村铺设了污水管网,近30个村庄纳入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或接入周边企业污水处理厂,做到有序排放、有效管控。全面推进“双代”工作,“气代煤”工程已完成4000户,“电代煤”已完成4208户,石墨烯已完成5000户。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按照“一村一座水冲式厕所”的硬性指标,推广卫生厕所的大众化、普及化,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3%,全区建成水冲式厕所160余座,实现村村都有水冲式厕所的目标。
02
调结构 乡村游迎来百万游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峰峰矿区,这一重要精神正通过农旅文融合发展深入民心。该区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引导和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土特产品售卖等富民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今年以来,该区农业发展质量提升,乡村产业不断兴盛,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一批批人才回归乡村,峰峰镇前西佐村、和村镇姚庄村带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绿坤、众怡、鑫伯特、林浩宝峪等一大批生态农业园拔地而起,观光采摘、苗木批发、林药经济蓬勃发展。义井砂锅、谷驼小米、大潘鱼、和村熏肉等特色产品持续走俏,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旅游方面,该区深挖文化内涵,擦亮“滏源福地、瓷韵响堂”金字招牌,打造响堂山文化、磁州窑文化品牌,注册“彭城磁州窑”商标,精心打造全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东和村响堂水镇、元宝山国家级景区和李庄、张家楼、太行药王谷、山底地道等20多个美丽乡村。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该区接待游客144.41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301%,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该区创新实施“百企包百村、部门包乡镇”帮扶机制,为企业、农村牵线搭桥,搭建互助平台,157家企业和单位与全区157个乡村精准结对,以反哺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为动力,一对一帮扶,在村容村貌提升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实行帮资金、帮物资、帮脱困、帮创业、帮就业、帮致富。截至目前,共帮扶各类资金物资近500万元,帮扶项目180余个,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全部被消灭,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2个,占全区的33%。
打好特色牌,用好帮带牌,补短板、调结构、转方式,峰峰矿区让乡村振兴有底子、有面子,更有里子。
03
抓党建 基层组织建设提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峰峰矿区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成绩”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实施“两推一选一走访”和后进党员教育转化支部,确保“两委”换届扎实推进。目前,村“两委”换届已全部完成,“两委”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三约、四会、两平台”,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峰峰矿区以党建之风引领文明新风,利用微信矩阵搭建区、镇、村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创新开展“五彩党建”“数字党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成功打造张家楼党员情景教育示范基地,太行跃峰渠景观大道等精品党建示范带建设陆续铺开,有效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升。
今年以来,峰峰矿区强力实施“1231”发展战略,全面打响“31”攻坚战,截至9月底,全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9亿元,占年度任务8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亿元,占年度任务89.2%;启动北部新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在43个有效工作日内,圆满完成8个村、两个片区、4100余户的征迁任务,创造征迁“峰峰速度”;整合分散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到423.743公里,其中县道21.823公里,乡道211.187公里,村道190.733公里……如今,峰峰乡村振兴新乐章越奏越响,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陡增。
近年来,峰峰矿区启动实施违建拆除、搭盖清理、庭院美化等工程,并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治理及“厕所革命”等工作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激活乡村振兴生态因子。
今年以来,该区农村拆违85万平方米,通过密集式、苗圃式植绿,完成村庄绿化7000亩,打造“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的景观效果。
为破解“垃圾污水难治”问题,该区通过“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模式,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在全市农村环卫综合整治联查排名中始终位列第一。依托华北首条“吃垃圾、造水泥”无害化处置垃圾示范线,日处理城乡生活垃圾500吨,逐步消灭农村垃圾存量。率先在全市探索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采取“户内村民分类、村内保洁员分类、处理终端分类”三级分类模式,实现对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57个村铺设了污水管网,近30个村庄纳入主城区污水处理厂或接入周边企业污水处理厂,做到有序排放、有效管控。全面推进“双代”工作,“气代煤”工程已完成4000户,“电代煤”已完成4208户,石墨烯已完成5000户。大力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按照“一村一座水冲式厕所”的硬性指标,推广卫生厕所的大众化、普及化,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3%,全区建成水冲式厕所160余座,实现村村都有水冲式厕所的目标。
02
调结构 乡村游迎来百万游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峰峰矿区,这一重要精神正通过农旅文融合发展深入民心。该区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引导和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土特产品售卖等富民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今年以来,该区农业发展质量提升,乡村产业不断兴盛,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一批批人才回归乡村,峰峰镇前西佐村、和村镇姚庄村带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绿坤、众怡、鑫伯特、林浩宝峪等一大批生态农业园拔地而起,观光采摘、苗木批发、林药经济蓬勃发展。义井砂锅、谷驼小米、大潘鱼、和村熏肉等特色产品持续走俏,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旅游方面,该区深挖文化内涵,擦亮“滏源福地、瓷韵响堂”金字招牌,打造响堂山文化、磁州窑文化品牌,注册“彭城磁州窑”商标,精心打造全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东和村响堂水镇、元宝山国家级景区和李庄、张家楼、太行药王谷、山底地道等20多个美丽乡村。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该区接待游客144.41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301%,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该区创新实施“百企包百村、部门包乡镇”帮扶机制,为企业、农村牵线搭桥,搭建互助平台,157家企业和单位与全区157个乡村精准结对,以反哺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为动力,一对一帮扶,在村容村貌提升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实行帮资金、帮物资、帮脱困、帮创业、帮就业、帮致富。截至目前,共帮扶各类资金物资近500万元,帮扶项目180余个,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全部被消灭,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2个,占全区的33%。
打好特色牌,用好帮带牌,补短板、调结构、转方式,峰峰矿区让乡村振兴有底子、有面子,更有里子。
03
抓党建 基层组织建设提水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带头作用。峰峰矿区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成绩”理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实施“两推一选一走访”和后进党员教育转化支部,确保“两委”换届扎实推进。目前,村“两委”换届已全部完成,“两委”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三约、四会、两平台”,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峰峰矿区以党建之风引领文明新风,利用微信矩阵搭建区、镇、村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创新开展“五彩党建”“数字党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活动,成功打造张家楼党员情景教育示范基地,太行跃峰渠景观大道等精品党建示范带建设陆续铺开,有效带动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提升。
今年以来,峰峰矿区强力实施“1231”发展战略,全面打响“31”攻坚战,截至9月底,全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3.9亿元,占年度任务8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亿元,占年度任务89.2%;启动北部新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程,在43个有效工作日内,圆满完成8个村、两个片区、4100余户的征迁任务,创造征迁“峰峰速度”;整合分散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公路总里程增加到423.743公里,其中县道21.823公里,乡道211.187公里,村道190.733公里……如今,峰峰乡村振兴新乐章越奏越响,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陡增。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