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峰峰响堂山石窟的三十个小发现(26—30)

来源:微观峰峰公众账号 作者:微观峰峰编辑 发布时间:07-29

    26、响堂文化与磁州窑文化的联系,你了解吗?

    彭城镇与南响堂山石窟寺仅一河之隔,距离北响堂石窟寺也只有十多公里。作为彭城古镇附近规模最大、年代最悠久的寺庙,自然成为彭城镇窑工信仰、寄托其精神归宿的主要场所。因此,南北两处响堂寺,对磁州窑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磁州窑装饰技法中最突出的装饰图案是缠枝牡丹纹。这种纹饰有可能就是来自响堂山石窟中的忍冬纹。响堂山石窟寺,自开凿以来一直是磁州地区民众信仰的主要寺院。

    北响堂中洞中,环绕石窟的四壁刻有高一米左右的坐佛,有释迦佛、弥勒佛、当阳佛等。这些坐佛造型丰满肥腴,雕刻技法略显粗糙。虽然雕刻在石窟的墙壁上,但这些造像风格与中心方柱主龛内的造像风格明显不同。在每尊佛的下部还有铭记。通过这些题记我们了解到,这些坐佛的供养人为彭城镇的信徒,雕刻时间在明代。这些造像是明代磁州窑窑工信仰的重要体现,对研究磁州窑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7、大佛洞周壁上塔形龛带有浓郁的异域特点,你知道是哪里吗?

    塔形龛的装饰性非常强烈,大朵的火焰纹映衬在空白平整的墙壁上,高大的帷幕垂帐龛形,自墙壁垂下。精细的忍冬纹龛柱均匀分布,一尊尊奇异威猛的畏兽礔电蹲踞守候在龛底。窟内的整体雕刻装饰充满了神秘的异域色彩,具有波斯风格。



    28、响堂山石窟中的礼佛道,你了解它的作用吗?

    大家可能到过很多的佛教名山或寺院,在那里看到善男信女或僧人们礼佛的时候,是站在佛像正前方,恭恭敬敬磕头、礼佛。但是,在古代则不完全是那样。按佛教说法,僧人礼佛观像的时候,是一边拜佛观像,一边绕着佛像旋转。旋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向右旋转,所以早期的石窟中,便在这洞窟的后壁留有一个可以供礼佛时旋转的通道,也叫礼佛道。


    29、水浴寺中的“万佛洞”,你知道吗?

    在水浴寺西侧的低矮断崖上,开凿有东西两个石窟,即西窟和东窟。东窟开凿的年代比西窟晚的多,规模也小的多。窟内有三壁造像,北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壁是一佛二弟子,东壁是一佛一菩萨。其雕刻的技法和人物面部表情以及体态动作反应的内心世界,精细程度可与响堂寺石窟相媲美。在东窟西侧约八米处,是水浴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西石窟。该窟正中雕有通窟顶的长方形塔柱,绕柱可转走,形成“隧道”,当地人也叫转角殿。窟内所有壁面和塔柱的各个面上均雕刻有大小不一的佛像,俗称“万佛洞”,其神态千姿百态,跃跃欲动,呼之欲出。



    30、响堂山石窟保护和研究单位是哪个,你知道到吗?

    响堂山石窟艺术,不仅深得学者们的珍爱,而且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早在1956年,这里便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南北响堂山寺文物保管所。上世纪六十年代,更名为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2002年,峰峰矿区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响堂山石窟的保护与开发,专门成立了响堂山风景管理处,负责对石窟旅游景区的保护与开发。2010年为加强对响堂山石窟的文物保护、又专门成立了“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文物管理处”负责南北响堂石窟的文物保护和文物研究工作。




(赵立春/供稿 文方/编辑)

分享到:
相关信息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