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北响堂山居然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常乐寺!
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初名石窟寺,天统年间(565-569)改为智力寺,宋嘉祐年间(1056-1063)更名为常乐寺。名为常乐,法难、天灾、人祸、朝代的更迭,不知道它几度兴衰。最终,1946年毁于大火,是被当地一位老师带领他的学生烧毁的,原因不详。
30年代照片上的常乐寺,建筑布局遵守伽蓝制度。
寺,在中国原来是官署的名称。相传中国第一座古寺,东汉永平十年所建的白马寺,就是用接待外国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的。从北魏开始,寺院建筑在中国兴盛起来,但是,印度神庙和佛寺建筑的模式并没有被接受。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佛寺与官府、宅邱、祠堂混同起来,依然是平面方形。
禅宗兴起后,提倡“伽(qie)蓝七殿”制。明代以后,伽蓝制度已有定式,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茶堂、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云游僧人。
寺外一个宋代砖塔,算是常乐寺现存最为完好的建筑。顶部虽损毁,每一层塔身的装饰清晰可见。佛塔,源于印度,是音译过来的。公元1世纪随佛教传入我国,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
常乐寺的天王殿也是按照制度修补的,虽然没有韦陀菩萨。规模小且现代造像比较难看,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是自己想不通,为什么吴承恩让佛教的四大天王在玉皇大帝那看守大门,还跟悟空打斗的十分精彩,让我一直认为四大天王是道教的。扯远了。
穿过天王殿就是下面图片里的这个石塔,位于天王殿后,三世佛殿前。塔身平面呈八角形,当年刘敦桢先生推测为唐代石塔。
资料说唐塔塔身平面呈方形,宋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不知道到底是宋塔还是唐塔,看看热闹就得了。仔细看,却看到石塔损毁严重,只能隐约可见塔身遍布雕刻,想来,石塔昔日也是精美异常的。
唐代石塔北面是三世佛殿遗址。石砌的佛坛,坛上造像8尊,前排是三世佛及两个弟子。
从手印上看,常乐寺的三世佛应该是横三世佛,左边禅定印的是阿弥陀佛,中间降魔印的是释迦牟尼,右边与愿印的是药师佛。
专家说,据殿后金碑所记,造像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所雕。金代造像一般归拢到宋辽里,躯体壮硕,宽肩阔胸。这几尊造像明显没有这个特点,相反身材比较匀称;衣饰更与明代相似,所以个人更倾向于明代。造像的基座却有宋辽金时期风格,十分精美。
这里需要注意前排坐象的这个造像,坐骑为象应该是普贤菩萨。无论哪个朝代,菩萨造像衣饰十分华丽,而这个造像却是与佛祖一样的衣饰,比较少见。我感觉应该是两个造像的部件被现代人强合在一起的。
三世佛殿遗址北面是一片空地,遥想当年,这空地上定是坐满了僧俗弟子,听大师说法。古柏参天,香火袅袅,风吹幡动。风动?幡动?
现在这片空地里只有两座宋代经幢(chuang)。一座上年代很清晰:大宋(太祖)乾德三年;另外一座年号的第二个字为‘隆’,第一个字模糊不清,疑似(宋太祖)建隆。
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
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经幢北面就是讲法堂—当年整个寺院最大的建筑。现在只剩下一些石质的建筑构件矗立在基台遗址上。杂草丛生,似乎有些凄凉。
不知道有多少高僧曾在法堂里讲法......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等。
当然,这只能是禅宗六祖慧能在讲法。因为这些话来自《坛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出自《金刚经》,个人比较喜欢所以把它们揉在一起了,如果有大师看出来了不要较真,较真你就执着了,大师要灭尽执着才能成佛)。慧能大师讲法还是比较实在的,慧能的弟子们常给你打机锋。比如,你问:大师,何为于相而离相?大师拈花微笑然后淡淡的说:去响堂寺走高速比较方便。
讲法堂的后面是藏经阁。
三世佛殿的东西两侧原来都是有建筑的,按照伽蓝制度,应该是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其中的两个殿。现在只剩长满荒草的地基,上面散落着柱础或者瓦砾。
常乐寺,从辉煌到没落,从没落再到辉煌;几度沉浮兴衰,最后终是荒芜。佛祖不语,涧谷虚静;佛祖也语,邑居闲旷;林凝极妙,宋塔不语;艸匹文柔,夕阳与太行诉不完人间常乐......
注:涧谷虚静,邑居闲旷,林疑极妙,艸匹文柔—北响堂《唐邕刻经》,描写的是鼓山的风景。涧字,碑上原字是山字旁的,查不出来,暂拿涧来代替吧;疑字,碑上原字左半部上面是占下面是大,也查不出来,个人觉得该是凝字。